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初中地理以圖導學教學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以圖導學”教學模式的內涵
圖像既是地理學表達地理事物的重要方式,也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載體,可以視為地理知識的“骨架”?!耙詧D導學”即教師借助各類圖像更加直觀、具體地展現(xiàn)某個地區(qū)的地形等地理信息。圖像能夠提升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和靈活運用地理知識的水平,并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地理思維能力和地理空間感。
二、“以圖導學”教學模式的應用價值
初中地理應用“以圖導學”教學模式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改善傳統(tǒng)上單一的教學模式、枯燥的教學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提升地理教學的作用和價值。
(一)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
初中地理教學中應用“以圖導學”教學模式能夠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單一的教學氛圍、更加突出學生在地理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快速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對地理知識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進入地理教學活動中。同時,“以圖導學”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記憶能力,改變傳統(tǒng)地理教學模式中學生“死記硬背”的知識記憶方式,對于學生地理知識的學習和初中地理教學活動深入、持續(xù)的開展具有積極的影響。
(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
地理是一門具有豐富信息和空間感要求較高的學科,在初中地理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僅要指導學生學習地理知識,調動課堂教學氛圍和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還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性格特點和認知能力,“以圖導學”教學模式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擴展學生的地理視野。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填圖、析圖等“以圖導學”教學活動幫助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地理知識,并借助思考和回憶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一定的地理思維和空間感,真正滿足新課程標準和素質教育理念對初中地理教學的具體要求。
三、初中地理“以圖導學”教學方法教師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應用“以圖導學”教學模式,可以通過“以圖導課”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可以通過“填圖游戲”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空間概念與讀圖析圖能力、可以通過提升學生的地理思考能力開
展地理教學活動。
(一)以圖導課
導出學生的地理學習熱情初中生正處在學習和成長的重要時刻,枯燥的教學環(huán)境會使初中生對于地理學習產生一定的消極情緒,這種消極情緒會直接影響初中生的地理學習熱情與日常地理教學活動中的學習態(tài)度,所以,必須創(chuàng)新和改革初中地理教學中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耙詧D導課”模式能夠豐富初中地理教學的內容,調動學生的地理學習熱情,使初中地理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營造活躍、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例如,指導學生學習“北方地區(qū)和南方地區(qū)”這篇內容時,教師首先可以借助多媒體等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播放南方和北方的相關圖片,使學生借助圖像直觀地理解和對比南方、北方在氣候條件、地形等方面的諸多差異。其次,教師可以提出“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同探索一下,為什么南方和北方會出現(xiàn)這些差異呢?”等導語正式切入教學活動。再次,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結合南方、北方種植物種的圖片提問,“同學們,為什么北方地區(qū)多種植玉米和小麥?”等問題,既能夠調動教學氛圍,使學生能夠結合圖片進行思考,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地理思考能力。最后,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黑龍江“冰雪大世界”的圖片和海南的溫日陽光圖片,提示學生對比圖片并回答諸如“為什么在同樣的時間,哈爾濱漫天雪飄、嚴寒刺骨,而??趨s和風細雨、溫潤如春?”等等這樣結合實際生活的開放性問題;這些問題與初中生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進而提升初中地理教學的效果。
(二)填圖游戲
導出學生的地理空間概念初中生比較喜歡具有趣味性和競技性特點的游戲活動,因此,教師可以借助這一性格特點組織初中地理教學活動,可以結合初中生的實際認知能力和初中地理教學內容設計“填圖游戲”,既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又能夠使學生感受初中地理知識的學習樂趣,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空間概念和地理思維。例如,指導學生學習“祖國的神圣領土———臺灣省”這篇內容時,教師可以在學生完成內容學習之后,借助臺灣省地圖完成“城市名稱填空游戲”,要求學生將“高雄”、“臺北”等城市名稱正確填入地圖中。答題可以采取搶答的方式,最快搶答并答對的學生得一分,得分最高的學生獲勝,教師可以給予獲勝學生贊揚或者增加課堂表現(xiàn)分數(shù)等鼓勵,以增加游戲的趣味性和競技性。另外,教師可以借助臺灣省地圖提問,教師隨意指出一個城市的位置,要求學生說出該地區(qū)的地形特點與氣候特點。地圖可以提升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深度掌握能力和靈活記憶能力,改變以往傳統(tǒng)地理教學中“死記硬背”的記憶模式。
(三)讀圖析圖
提高學生的地理思考能力初中地理教材中配有很多的地理圖片和地理插圖,用以輔助學生的地理知識學習和培養(yǎng)地理思維。在初中地理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圖像或者插圖,將這些圖片與學生的知識學習相結合,通過有效的問題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地圖,進而得出更多的結論、獲得更多的學習經驗,為提升學生的地理思考能力和深入學習地理知識奠定良好的基礎,真正告別“紙上談兵”。例如,指導學生學習“土地資源”這篇內容時,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分析課文中的圖片,感受山林地區(qū)、平原地區(qū)和草原牧區(qū)的城市分布與土地利用情況,其次提出“不同土地在自然環(huán)境下的利用方式有什么不同?”等問題,引導學生自主觀察和思考,進而得出山林可以種植林地、平原可以耕地的結論。再次,教師需要靈活借助課文中的圖像輔助地理教學活動。最后,教師提出“假設你是土地專家,你會怎樣設計我們城市中的城市用地呢?”等問題發(fā)散學生的思維。
四、總結
綜上所述,初中地理“以圖導學”教學模式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改善傳統(tǒng)、單一教學模式中枯燥的教學氛圍,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提升地理教學的作用和價值。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可以通過“以圖導課”調動學生的地理學習熱情;通過“填圖游戲”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空間概念與讀圖析圖能力,提升學生的地理思考能力、擴展學生的地理視野,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地理知識;通過思考和回憶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一定的地理思維和空間感,真正滿足新課程標準和素質教育理念對初中地理教學的具體要求。
作者:林小紅 單位:福建省莆田中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