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PPP模式軌道交通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晉中至太原城際鐵路項目
2014年10月23日,山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下達“晉中至太原城際試驗段項目建議書的批復”,我省首起城際軌道交通建設項目正式啟動。晉中軌道交通工程項目是連接山西科技創新城、山西高校新校區、晉中城區和太原市區的重要基礎設施,能有效促進兩市人流、物流、信息流等互動發展,是推進太原晉中同城化建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標志性工程。該項目,晉中至太原城際鐵路(人民南路—環城東路)西起太原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終點站人民南路車站,出站后折向東,沿規劃道路布設,至集裝箱貨運站折向東北,沿迎賓街向東,至環城東路西側的環城東路站,全線線路長19.81公里,初期開設車站8座(人民南路站、山大新區站、南六堡站、銀海心悅站、匯通路站、迎賓廣場站、錦綸路站、環城東路站),預留車站5座,其中地下車站2座,全線設車輛段1處,主變電站2座,控制中心1處,與地鐵2號線設聯絡線1條,預留停車場1處。項目采用輕軌制式修建,車輛選用B型車,按初期4輛編組,高峰時8對/小時;遠期4輛編組,高峰時22對/小時組織運營。項目投資預估算總額67.58億元,技術經濟指標3.41億元/正線公里。其中,人民南路站~南六堡站(含)線路長度約9.68公里,預估算總額28.51億元,技術經濟指標2.94億元/正線公里;南六堡站(不含)~環城路東站線路長度約10.13公里,預估算總額39.07億元,技術經濟指標3.86億元/正線公里。
二、晉中至太原城際鐵路ppp項目的組織設計
根據晉中至太原城際鐵路項目情況,結合PPP設計原則,我們試制其組織構架圖一是主辦方的設置:10月24日,在市長辦公會上,確定了市公投公司代表市政府注資成立我市軌道交通投資公司,我們認為,2013年底,市公投公司經重組后,職能定位于市城建項目的投融資,建設職能已經剝離,確須新成立軌道交通投資公司,賦予其建設和國有資本管理職能。二是承辦方的設置:暫以目前同我市有接觸的中國北車集團模擬。三是投資的問題:投資分為兩塊,一塊市國資或公投公司,通過注冊資本金、土地整理、特許經營權和貸款貼息等方式,折合入股,按國內慣例,占到總投資額的10-20%;一塊是中國北車集團,以資本和技術等方式,直接入股,按國內慣例,占到總投資額的80-90%。四是建設運營模式:晉中至太原城際鐵路有限公司(虛擬名)由中國北車集團組織建設,具體承擔車輛、信號等設備資產的投資、運營和維護;洞體、車站等土建工程由政府投資方負責。五是資產的保值和利益的分配:晉中至太原城際鐵路有限公司正式運營后,在項目成長期(無利潤期),政府將其投資所形成的資產,以無償的形式交給PPP項目公司,為其實現正常投資收益提供保障;在項目成熟期(利潤實現期),為收回部分政府投資,同時避免中國北車集團產生超額利潤,將通過固定租金方式的形式,使市國資公司參與收益的分配;在項目特許期結束后,中國北車集團無償將晉中至太原城際鐵路有限公司全部資產移交或續簽經營合同。
三、財政部門扶持軌道交通的具體思路
PPP作為一個新的融資模式,在我省還未得到應用。按照中央精神和財政部相關文件要求,財政部門在整個PPP項目運行過程中,肩負著重要使命,要綜合考慮公共服務需要、責任風險分擔、產出標準、關鍵績效指標、支付方式、融資方案和所需要的財政補貼等要素,平衡好項目財務效益和社會效益,確保實現激勵相容。就現階段而言,市財政部門要做如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以中央精神為指針,以財政部相關文件為方向,盡快代政府起草“晉中市人民政府關于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試點的實施意見”。該實施意見將立足于晉中實際,契合我市經濟社會和綜合財力現狀,同時參考晉中至太原城際鐵路項目推進中發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抓緊制定,初步構想,該實施意見初步設想包括試點項目范圍、試點項目確立、試點項目實施和試點項目監管等具體內容,爭取在11月底前拿出征求意見稿。
二是站在擴內需,求發展的高度,按照PPP項目的現實發展需求,在項目采購、預算管理、收費定價調整機制、績效評價等方面謀求管理新模式。按照2014年出臺的、涉及財政管理改革的新《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國務院關于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和《關于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定》等法規文件精神,市財政部門依法依規,現已展開對PPP模式下,地方財政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相關研究,力爭實現對PPP模式的全程管理、服務和評價,進一步提升我市的資金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務水平。
三是把晉中至太原城際鐵路建設為全省標桿性項目,爭取進入財政部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庫,拓寬我市PPP項目建設的資金來源。財政部的文件中,提出設立PPP項目庫的設想,并將為此安排對示范項目的專項轉移支付資金;同時,新預算法規定:經國務院批準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預算中必需的建設投資的部分資金,可以在國務院確定的限額內,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債券舉借債務的方式籌措。因此,晉中至太原城際鐵路建設必須高起點起步,力爭建設成為全省PPP模式的標桿性項目,拓寬資金渠道。四是多輪驅動,唯實唯先,運用全社會的資產資本參與項目建設,設計好項目投資的頂層規劃,為晉中至太原城際鐵路建設提供資金層面的充足保障。晉中至太原城際鐵路項目投資預估算總額67.58億元,按照國內城市軌道交通PPP模式中,政府和社會資本參與項目建設的資金占比慣例,政府一般占到10-20%,以上限20%測算,我市需拿出13.5億元。這部分資金怎么拿?從哪拿?分幾年拿?成為擺在我們面前最為現實的問題。就資金來源的籌措,我們市財政有如下的具體思路:一對原定每年2億的項目資金實現騰挪。按照市領導的部署,從2014年起,以后年度每年市財政將安排2個億的新興產業項目專項資金和傳統產業項目專項資金,2014年的預算執行過程中,這兩塊基金的安排目前還未落實,已確定計劃于2015年再行安排。這里想著重說明的是,這兩塊資金的安排是與新預算法相抵觸的,因為這兩塊資金如安排,實屬專項轉移支付,并且是對具體實體工業企業的直接補助。按新預算法第十六條規定:市場競爭機制能夠有效調節的事項不得設立專項轉移支付。建議按照新預算法規定和中央PPP項目推進要求,這兩塊每年共計2億的基金,以后年度均作為PPP項目的推進保障基金。晉中至太原城際鐵路項目建設工期為4年,如取消我市原定新興產業項目專項資金和傳統產業項目專項資金,這4年可騰挪出8億元的資金,可為我市該項目建設政府投入13.5億元,夯實大的財政資金基礎。我們的想法是2015年的兩億資金,其中,1億元作為晉中至太原城際鐵路項目新辦企業的注冊資本金,如該企業2014年底就掛牌,先采取掛賬列支方式處理,2015年度編入市本級總預算;1億元作為該項目運行實施中的各項前期費用。以后每年度,按工程實際,結合2億元的PPP項目資金儲備,實行動態補助。二著手爭取省級專項轉移支付。目前,福建省人民政府已經“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試點的指導意見”,預計我省的相關意見年內也將頒布。如前所述,爭取晉中至太原城際鐵路項目進入財政部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庫,并獲得中央專項轉移支付,時間周期預期較長,格次預期較高。但爭取進入省級項目庫,并獲取省財政的專項轉移支付,短期內相對可行。建議待晉中至太原城際鐵路項目正式啟動后,就PPP模式在全省的帶動示范作用問題向省政府和省財政廳提交申請專項轉移支付的報告,內容應包括兩大部分,一是一次性的前期資金,按大學城的經驗,申請并獲批3-5億元,相對可行;二是財政補貼,用于補助項目運行無利潤期的財政補貼,以每年5000萬元至1億元為宜。以一次性轉移支付3億元的下限和前四年每年財政補貼5000萬元計算,預期爭取5個億。三是實時啟動城際鐵路冠名權和車體廣告事宜。目前,列車傳媒作為新興媒體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晉中至太原城際鐵路項目須運用好這一潛在的資源。具體講,待項目正式啟動后,要及時對城際列車的冠名權實施拍賣,如未來車頭標注“汾酒號”、“蘭花號”等。同時,對列車視頻、LED顯示屏、椅背、桌面板等廣告載體,實行統一打包,對省內各大廣告公司招標拍賣。預期,每年可提供1億元以上的廣告收入。
四、總結
在晉中至太原城際鐵路項目建設期的四年時間內,我市可總體籌措各項資金14個億,基本可覆蓋政府資金占上限20%的13.5億元。就政府資金使用的安排,市財政有如下的具體思路:2015年騰挪出的2億元原項目資金,1億元作為注冊資本金,待注冊完畢,共同滾動成為晉中至太原城際鐵路項目啟動資金。待年底該項目經論證、掛牌與社會資本簽訂合作合同后,著手爭取省政府的專項轉移支付,共計5億元,作為項目的征地拆遷和2015年度前期土建工程的建設資金。2016年起,市財政每年提供2個億,并廣告招商費用一起進入該項目的資金池,與目標公司(如中國北車集團)的車輛、信號等設備資產的投資一道組織對該項目的實施推進。隨著新預算法的頒布,PPP作為創新型的融資方式,其發展勢必將同政府投資相輔相成。該模式的應用與推廣,勢必會讓社會投資涓涓細流匯成促發展、增福祉的澎湃浪潮,政府作為該模式的主導方和引領者,必定會有所作為,也必定會有所大為。
作者:趙姝單位:晉中市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