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观看在线亚洲人成网_久久激情国产_久久华人_狠狠干天天操_91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国产乱_1区2区3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職人才培養論文(3篇)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職人才培養論文(3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高職人才培養論文(3篇)

第一篇:高職護理專業能力本位人才培養研究

一、引言

高職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應以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促進其全面發展為目標,滿足社會發展對護理人員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護理專業采用能力本位的人才培養模式,有利于解決現有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而緩解學生的就業壓力,提高高職院校的市場競爭力。在能力本位的人才培養模式中,要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以社會需求為先導,改革教學模式、更新課程體系、建立實訓基地,以此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高職護理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高職護理專業現有人才培養模式存在一定的問題,嚴重阻礙著護理專業綜合素質人才的培養,使得人才培養呈現一定的滯后性。

第一,課程設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高職院校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教學過程中,課程的設置以理論知識為主,缺乏特色課程的設置。

第二,學生的主體性缺失,學生應該是教育教學的主體,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應具備一定的主體性,但是在護理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教學開展主要以教師教授為主,學生的主體性受到限制,同時其創新能力與潛力不能得到有效的開發。

第三,教學手段單一,護理專業人才培養現有的教學手段主要以教師教授,學生掌握為主,并且集中在理論知識層面。即使在實踐課程中,由于時間、場地的影響,也是以教師示范為主,學生的實操訓練缺失現象嚴重。

三、完善能力本位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措施

第一,改革教學模式。教學模式是人才培養的基礎所在,只有合理有效地創新教學模式,針對社會需求及學生自身的特點,對教學模式做出相應的改革,才能實現人才培養的針對性與合理性。在教學模式的改革中,以能力本位的理念為指導,將教學的主體由“教師”轉向“學生”,并以能力提升為根本出發點,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潛力,進而形成能力本位的人才培養模式。在具體人才培養過程中,設立專項培養方案,有針對性地開展護理專業人才培養工作。例如,拓展學生的服務領域,定期組織學生到老年公寓、福利院等社會福利機構,開展相關的護理實踐活動,學生可根據老人和兒童的身體特征及實際情況自行制定護理計劃,其中保證做到對老人、兒童的常規檢查及基本病情的護理。同時,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做好心得日記,將每天的工作及心得體會做出詳細的記錄,每次實習結束后學院組織經召開經驗交流會,學生就自己的感悟進行分享,在分享過程中實現自身的提升與發展,并為下一次的實習活動積累經驗,做出有效的調整,更好地為老人和兒童服務。在這樣的實踐中,一方面學生可以發揮其主動性,充分激發其潛能;另一方面,增強了學生的服務意識與責任意識,有利于提高其崗位適應能力。

第二,更新課程體系。能力本位的人才培養模式要求以學生的專業技能為基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在護理專業能力本位人才培養過程中要以學生的能力為基礎設置相關課程體系,加強特色課程的設置。在課程設置中主要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及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保證護理工作的完整性與實操性。例如,在課程設置中適當地增加選修課程的設置,在選修課程的選擇方面遵循創新與實踐的原則,以提高學生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為主。可選擇文獻檢索、護理學發展史、護理學美學和心理學等課程,并且在選修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設置專題匯報和實踐演練等教學內容,以此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和實踐應變能力。

第三,建立實訓基地。護理專業具有較強的實操性,對人才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專業技能和臨床應變能力等方面,要求護理專業學生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因此,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要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保證學生具有充分的臨床經驗,以應對護理工作中面臨的相關問題。例如,通過聯合醫院等醫療機構和醫療器械生產銷售公司建立實訓基地,實訓基地可分為兩級,即院內實訓基地和院外實訓基地。前者主要以引進先進醫療器材和護理手段為主,保障學生在校學習期間能夠進行臨床模擬實習;后者主要是與醫療機構合作,建立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促進其專業能力的形成,進而提升其崗位適應能力和臨床應對能力。

四、結束語

高職護理專業采取能力本位的人才培養模式,是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促進高職院校實現辦學模式的創新,大大提高了護理專業人才培養的整體水平,成果顯著,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在能力本位人才培養模式開展過程中,要注重教學模式的創新,更新課程體系的設置,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實訓基地,增強學生的實操能力和臨床應變能力,為學生提供全面發展的廣闊平臺。

參考文獻:

[1]肖新麗,謝玉琳.高職護理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J].中華護理教育,2012(3):136-138.

[2]徐曄.高職院校能力本位人才培養模式的評價和反思[J].教育界,2013(28):36-37.

[3]方明月,趙江瑞,王虹等.護理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現狀[J].山西職工醫學院學報,2016(2):67-68.

作者:馬麗亞 單位:菏澤家政職業學院

第二篇:技工學校現代汽修人才培養策略

一、引言

通過對中國勞動部的緊缺人才的形勢報告的分析,可以看出現在中國汽車維修人才是比較缺乏的,通過對相關數字的統計,中國至少還缺乏80萬的汽車維修人才,汽車維修人才出現了嚴重的短缺問題,技工學校一般都會開設汽車維修專業,因此,在技工院校,應該提出科學的教學策略,培養高素質的汽車維修專業人才,通過完善教學體制、教學理念和教學內容等,實現教學的創新。

二、認清國內形勢,進行合理的定位

通過對中國的汽車使用情況的分析,中國私家車的數量每年持續上升,在發達國家,汽車維修的高級技工占總人數的35%,中級技工占總人數的50%,初級技工占總人數的15%,但是在中國高級技工只占總人數的1.5%,可以明顯地看出中國的汽車維修人員的技能還是存在局限性,人員的素質不能適應汽車行業的發展,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在對汽車的故障進行處理中,由于現在汽車的功能越來越完善,其零部件的構成也越來越復雜,這就導致了汽車維修人員要面對機電一體化的元件,汽車的元件現代已經實現了電子控制,汽車維修人員要熟練的進行電子控制,要有豐富的維修經驗,同時也應該具有設備檢查和零部件故障處理的能力。汽車維修人員不僅僅要會維修,而且還應該懂得機電一體化的相關原理,人們進入21世紀后,汽車的技術水平在不斷的完善,要求汽車維修水平應該與汽車技術水平協調,汽車維修人員必須朝著技術方向發展。產生這類現象的原因在于技能型的人才在中國的生產中的組成部門在不斷的增加,所以,技工應該根據社會形勢,技工院校應該定位好人才培養的目標,明確教學的方向,提高復合型人才的比例,完善學生的實踐能力,才不會導致教學與市場需求不協調的問題。

三、創新教學方法,適應市場的發展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不斷的完善,中國也已經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汽車生產的技術不斷的完善,而且朝著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很多新的技術在汽車生產中使用,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在汽車生產技術不斷革新的今天,如果汽車維修還是采用傳統的方式,不能轉變維修的思想,技術力量比較薄弱,就不能滿足汽車維修的要求,汽車維修行業現在已經由傳統的勞動密集型朝著技術密集型發展。汽車工業在蓬勃的發展,特別是汽車電子控制技術的廣泛應用,使汽車機電一體化的程度不斷提高,這就使汽車維修技術也發生了巨大的變革,汽車維修的步驟也不斷的創新,維修方式也趨于簡單化,首先先對汽車進行性能的檢測,然后對汽車進行故障的診斷,最后找準故障,將出現故障的零部件更換,這種維修模式是一種全新的模式,在現代汽車維修中,當汽車出現故障后,先用診斷儀器對故障定位,然后汽車維修人員會根據自己豐富的經驗判斷故障原因,對儀器診斷的結果進行分析,然后維修人員完成故障的維修。汽車維修中,是以診斷為主的,然后更換零部件,這種直觀的方法縮短了汽車故障診斷的時間,提高了維修的效率,革新了傳統的維修理念。

汽車維修技術實現了高速的發展,技工院校在進行汽車維修教學中,單一陳舊的教學體制明顯呈現出缺陷。現在,很多新型的汽車在技術、結構和工藝上都在變化,而且在汽車故障診斷中也是采用了新的方法,運用了不同的設備,如發動機故障檢測儀、發動機綜合分析儀等,但是在技工院校進行汽車維修專業教學中,卻沒有涉及這些儀器的使用,導致學生在就業崗位上要重新學習這些知識。相反在教學中,教師教授學生的是四輪定位儀的使用,這些儀器在現代汽車維修中已經不能適用,甚至被淘汰,學生學習了這些知識在崗位上不能發揮任何效果。在技工院校汽車維修專業的教學中,教學的內容與定期檢測、強制維護的理念不相符,與實際的教學方針嚴重的脫節。因此,在技工院校進行汽車維修專業的教學中,應該不斷地創新,根據現在應用的新技術,更新教學的內容,使學生在進入社會中可以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發揮自身的價值,通過完善教學體系,對專業課程認真的梳理,打破單一的課程結構,對教學內容重組,以適應汽車行業的高速發展。

四、結束語

如今,汽車行業發展迅速,汽車維修專業的人才匱乏,技工院校開設了汽車維修專業,其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不斷革新教學理念,才能讓學生適應社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韓寧.技工學校現代汽修人才培養之我見[J].職業,2013(20):73.

[2]鄧海躍.技工學校汽修“一體化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品牌,2014(06):111.

[3]林聞鋒.關于技工學校汽修專業工學一體化教學研究[J].亞太教育,2015(26):209.

作者:尹強飛 單位:廣州市交通高級技工學校

第三篇:校企合作助力高技能人才培養

一、引言

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以及供給側改革,其中高技能人才培養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職業院校是擔負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的主要力量。而校企合作無疑是培養高技能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二、政策引領,推進校企合作

第一,政府積極推進現代學徒制,由政府埋單培養。從山東省教育廳了解到,教育部日前公布了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共有100所高職院校、27所中等職業學校。山東東營職業學院、濱州職業學院、德州交通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等8所職業院校入選。對試點院校和合作企業,省財政均安排了專項補助資金。現代學徒制是一種“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廠、校企聯合培養”的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由對口合作的職業院校和企業聯合招生,學徒具有企業員工和職業院校學生雙重身份。

第二,國家制定《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10-2020年)》。其中《關于大力推進技工院校改革發展的意見》提到“深入實施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既是技工院校發展的方向,也是技工院校的一項基本辦學制度。要積極探索多種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努力實現校企互利雙贏。各類技工院校要通過設立咨詢機構、定期召開咨詢會議等形式,加強與企業的聯系與合作,根據企業對技能人才的實際要求,聯合制訂培養計劃,共享師資資源,強化實訓實習。結合專業設置設立企業定點實習基地,并與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每個專業至少與3個以上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力爭實現學習過程與工作過程同步,實習與就業一體。”

第三,《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明確“健全企業參與制度”提到“研究制定促進校企合作辦學有關法規和激勵政策,深化產教融合,鼓勵行業和企業舉辦或參與舉辦職業教育,發揮企業重要辦學主體作用。規模以上企業要有機構或人員組織實施職工教育培訓、對接職業院校,設立學生實習和教師實踐崗位。企業因接受實習生所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按現行稅收法律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多種形式支持企業建設兼具生產與教學功能的公共實訓基地。對舉辦職業院校的企業,其辦學符合職業教育發展規劃要求的,各地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給予支持。對職業院校自辦的、以服務學生實習實訓為主要目的的企業或經營活動,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稅收等優惠。支持企業通過校企合作共同培養培訓人才,不斷提升企業價值。企業開展職業教育的情況納入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第四,是申報技師學院、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技師工作室的考核項目之一。

三、比較加拿大、德國等的校企合作培養以及給的啟示

第一,加拿大職教是典型的以能力培養為本位(CBE)的教育,各項教學活動的安排處處體現這一理念。到加拿大中職學校學習一般可以拿三種證書,DEP中職學歷證書;ASP專業學歷證書;AFP職業培訓證書或訂單式培養證書。其一,專業模塊教學全部在一體化技能教室上課:實訓設備配備全部與企業對接。職業教育尤其是工科類專業職業教育,一體化現代化技能教室的設立,對專業教學的開展以及與企業的對接極為有利;其二,各省級教育主管部門制定教學指導性文件:加拿大各省教育部制訂培訓教學計劃,教學大綱、考核大綱等。每個專業教學內容大都由二十多個模塊組成,且非常貼近生產實際。教學資源的建設,都是省教育部組織一起來做。目前我省正在做的教學指導方案編寫就是這個工作,非常符合加拿大的職教理念。現在制定的方案從大的模塊上看,缺少考核方面的標準;其三,有五年以上專業實踐經驗的教師任教:只有從事行業專業工作5年以上經驗且考出教師資格證的才能做學校的專業教師。

教師進企業實習實踐提升是教師自身的需求,自己提出要求去企業實踐,而不像是國內目前執行的強制要求每兩年3個月的企業實踐。加拿大很多教師是臨時聘自企業的代課教師,在他們提出到學校工作的愿望后,有渠道可以成為永久性的教師。國內目前這部分很難做到。工廠招聘的能工巧匠,學歷上可以適當放寬。這部分教師也是國內職教缺乏的;其四,采用理實一體的教學方法:工科學校的教學方法就是模塊化理實一體化的專業教學法。國內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實施,在硬件設施及相關配套以后,應大力推廣。在新課程開始前,缺少了開課前對學生的教育,如課程內容、課程目標、學習目標、技能要求等,讓學生對專業有基本的職業認識。建議對每一門課程,每一個模塊都要讓學生了解,以增強學生學習動力;其五,部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采用雙元制模式:部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采用學校加企業的雙元制教學模式,類似于德國的雙元制,學生在學校學習一段時間,再到企業學習一段時間。進企業不是純粹的實習,而是師傅帶徒弟的學習模式。職業學校與企業簽訂訂單式培養,企業需要給學校交納培訓費;其六,按教育部標準配備專業設備:加拿大職業教育重視基礎能力建設,各專業設備配備都是教育部制定的標準,實踐設備等非常完善。

其教室的設備是企業正在使用的,學校的設備與企業的設備是完全零對接的。這方面國內需要改進,另外國內設備投入,往往是選擇某個模塊的一部分設備,配套的設備不全;其七,對學生的道德和規范與企業對員工考核一致:職業學校對學生的考核指標是與企業共同制定的,學校對學生的考核結果在企業上是完全認可的。因此建議政府:加大基礎能力和現代化一體化技能教室、實訓車間的投入;省教育廳制定的教學指導方案中每個模塊也要有詳細的考核標準;新進教師必須有3-5年企業工作經歷;從企業招聘的技能教師,學歷降低要求,并盡可能轉成正式編制;加大數字化校園建設,省里統一組織專業教學資源建設,教材更新要及時。

第二,德國現代學徒制也叫雙元制是最值得借鑒的職業培訓模式。德國雙元制是:通過國家立法(職業教育法),由學校和企業共同完成對學生的職業教育和培訓任務。其一,生源:由企業選定,選擇喜歡這個行業的人,以及適合這個行業的人簽署培訓合同。沒有被企業選定的由政府出資委托培訓機構培訓,培訓合同的內容:培訓的性質、內容、時間的不同階段和培訓的目的,特別是將提供培訓的職業活動;培訓的開始日期和期限;培訓場所之外的培訓措施;日常培訓課時數;試培期限;培訓津貼的支付和高低;休假期限;解除培訓合同的條件;其二,教學:學習時間:60%-70%在企業,30%-40%在學校,學習內容:企業是根據工商會等經濟組織共同制定職業標準,結合企業實際開展,最后考取職業資格證書。學校是按教育部門制定的學綱和企業培訓機構對接來進行;其三,經費:2007年企業負擔147億歐元,學校負擔28億歐元。也就是企業負擔84%,州政府負擔16%。

因為企業還要要負擔培訓生的工資,如ABB公司正式職工月薪平均3200元,培訓生是900-1000元,外加240元的社會保險;其四,考試:是由工商會、手工業協會等協會、行會來組織進行職業資格考試。成立考試委員會,由企業培訓師、職業學校的教師、雇主協會的代表等各方人士組成。德國目前由345個工種,其中手工業是120個。考試分兩次進行,培訓生在學習18個月的時候考一次,約占總成績的30%-40%,畢業時進行最終考試。不合格率8%。法律規定有兩次補考機會。只有取得職業資格才能在企業就業,是“準入證”;其五,就業:由學生自主選擇,有可能留在培訓企業,有可能到別的企業。各盡其責的職教體系打造了德國職業教育品牌。行會、企業、學校、政府為職業教育竭盡全力。標準、監督、考試由行會負責。

培訓由學校和企業或協會培訓機構負責。企業不負責就由政府負責,如沒有培訓合同的學生,還有轉行培訓等政府出資委托公共機構培訓。IB培訓機構就承擔了不少。他們的共同目標是:人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學習一門技術、一門手藝,穩定美好的生活。下面以德國“漢斯-伯克勒職業學校”為例,分析其班級設置分類,看出其以學生發展需求為基礎,重視學生能力培養,而這離不開企業。在校生1960名,71名教師,分成94個班,在德國屬于中等規模的職業學校。學生義務教育以后滿16歲,就可以進入他們學校不同班次學習。其一,職業預備班:還沒選好職業,在這做準備;其二,全職職業班:只在學校學習,不到企業,只有畢業實習。如外語翻譯助理,實驗室助理員等職業;其三,雙元制班:已和企業簽署了培訓合同,每周兩天到學校學理論,或幾周學理論,其他時間到企業。每天8節課,2節是文化基礎課,6節專業理論課;其四,專業高級班:為上大學做準備,其五,專科班:已取得職業培訓資格,需要深造的在此學理論。在德國義務教育結束后,有17%進入大學,52%進入雙元制職業培訓,15%進入全職職業培訓,其余沒有統計。

四、發揮三個委員會的引領、指導作用,為教育教學提供咨詢

三個委員分別是:企業家咨詢委員會、專家指導委員會與教學指導委員會。要定期組織工作會議,加強學校和社會各界的緊密聯系,征求在學校發展規劃、人才培養模式、專業設置以及實踐教學模式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五、加強校企實訓基地的建設

第一,認真制定實習方案,學生跟崗實習、頂崗實習時要提前介入企業的崗位需求、綜合素養要求(了解企業文化)。第二,加強與優質企業聯系,拓展校外實踐基地規模。第三,大力實施訂單式培養,充分利用企業條件,為學生提供專項技能實踐和頂崗實習崗位。第四,建立校企交流互動平臺,定期召開座談會,入企參觀調研,對專業現狀、崗位需求、畢業生知識結構與能力結構有了明確的認識,為高技能人才培訓模式、培訓課程體系構建提供了依據。第五,通過企業“冠名班”,與企業深度合作。“冠名班”具有相當好的操作性,是真正的學校和企業“合作”培養人才的模式。

六、企業高技能人才引進聯合培養

從社會、企業引進行業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高技能人才,指導師生實習。可以建立工作室,實施帶徒形式,確立課題,定期指導,一定會促進實訓及科研能力的提高。

七、利用校內實訓基地,開展生產性實訓要合理

引進企業產品,促進工學結合。引進產品提高了師生組織生產、合理安排工序等能力。但也要注意一些問題,引進產品要根據企業情況(生產周期、質量因素等),學校師生水平,教學情況等充分考慮、合理安排,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要實現對教師、學生補貼,提高積極性。

八、創新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體制機制

集團化辦學是職業教育新的辦學模式。是政府職業教育增量資源投入的高效接口;是企業人力資源基地;是職業學校的根據地。“青島市現代制造業教育集團”一直堅持在職業教育體制機制創新上的積極探索。前期青島市人社局發文《關于做好技工教育集團化發展獎補資金撥付資金所需材料準備工作的通知》,就是對集團化辦學的積極促進。還可以將專業教師培訓、中外合作辦學、教學方案開發等以項目形式交教育集團實施,積極推進校企合作,提升師生的技能水平與綜合素養,培養出適合企業需求的技能人才,生產出高精端產品,是職業院校的辦學目的。同時加強校企合作才會培養出學校名師,只有名師才能建設名專業;只有名專業,學校才能成為名校。

參考文獻:

[1]李艷花.職業教學現狀分析及教學策略[J],中國職工教育,2014(16):161.

作者:王永強 單位:平度市高級技工學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日韩二区| 亚洲iv一区二区三区 | 偷自拍视频区综合视频区 | 成人免费乱码大片a毛片视频网站 | 日韩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 | 亚洲综合久久久 | 国产搞逼视频 | 国产精品播放 |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日韩精品在线看 | 午夜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文 | 综合色婷婷一区二区亚洲欧美国产 | av成人免费 | 91免费网站|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久久 | 一级aa毛片 | 欧美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国产久 | 亚洲国产一二三 | 91视频插插插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www.日韩视频| 中文字幕高清在线 | 日韩欧美高清视频 | 久久aⅴ国产欧美74aaa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网站 | 亚洲第一黄色网 | 国产成人精品av | 午夜免费视频 | 成人国产精品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影视 | 精品一区二区av | 日韩精品首页 | 日韩视频二区 | 免费观看国产黄色 | 色婷婷5月天 | 国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 一区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