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掌握語言的藝術是教師的基本功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教師的態度要有親和力。在批評或指出學生的缺點時態度要誠懇、分寸要適度,既要有理有據、客觀公正,更要和顏悅色,善于用平和的語氣、中聽的措辭,以消除學生對批評的反感。常用“我想”、“我覺得”、“我個人認為”等語氣來向被批評者表明其批評意見純是個人的看法,使學生感到你是為了溝通,而不是為了教訓人,這樣才容易使學生接受。切忌用“你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我早就料到會是這樣”“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來”等這類語言。這些語言不僅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還使其產生逆反心理,干脆就“破罐子破摔”。最后,要謹慎措辭。中國的語言非常靈活、豐富,我們可以通過詞語、句式的變換及語氣、語調的改變把同樣的意思表達得不那么咄咄逼人。例如,班上發生了失竊現象,有經驗的班主任找盜竊東西的同學談話時,往往把“偷”字換成“拿”字,以便于對方更易于接受一些。當然,委婉也不是通行的,要因材施教。
使用肯定性的語言,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影響學生內心世界時,不應挫傷他們心靈中最敏感的一個角落——人的自尊心”。①所以作為老師一定要重視學生的自尊心,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人非圣人,孰能無過”,那么老師應該如何對待學生的缺點和錯誤呢?第一步,因材施教;第二步,肯定優點。做思想工作要看對象,方式方法因人而異,有的人可直截了當批評,不留情面;有的人則要和風細雨,委婉含蓄。無論是面對哪一類型的學生,在否定他的缺點前應先肯定他的優點,在批評他的錯誤前應先表揚他的成績。例如:班上有一個畫畫很優秀且熱愛班級的學生。出黑板時他很積極,責任心很強,但他在課堂上的自制能力很差,經常講話,無心聽講。于是我跟他說:“你的畫很美,我很喜歡!我像喜歡你的畫一樣喜歡你,因為你很有責任心。要是你能遵守課堂紀律,你將是老師心中最好的學生!”果然,他在慢慢地改變自己。批評一個人只有在實事求是、一分為二的基礎上融入藝術的方式方法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教育和被教育是雙邊活動,只有教師在使用教育語言時,注意保護好學生自尊心,才能換得學生的理解,實現雙向交流。例如:很多老師都處理過學生早戀的問題,有經驗的教師會首先替學生保密,不在大庭廣眾之下大講特講。然后,再采用個別談心方式,和風細雨論是非,講危害,以引起學生內心的震動,從而走出早戀的“低谷”。人都是有自尊心的,教師如果使用“極盡挖苦,惡語相譏”的嘲笑,這是一種殘忍的行為。這不僅僅是使被批評的學生沮喪或者氣惱,還會讓在班里的其他學生覺得緊張,擔心這樣被罵的遭遇下次會輪到自己的身上,從而對這樣的老師敬而遠之。
使用幽默性的語言,化干戈為玉帛
提起批評人們總認為是件嚴肅的事,卻忘了幽默是批評者和受批評者之間的潤滑劑,巧用幽默,有時可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正如雷曼麥所說:“用幽默的方式說出嚴肅的真理,比直截了當提出更能為人接受。”②生活中離不開幽默,教育學生也離不開幽默。幽默能將那嚴肅、緊張的氣氛變得輕松愉快,也能使尷尬的局面變得生動活潑,有時也能消除誤會。教育中恰當運用幽默,能讓學生感到老師的善意,使某種思想觀點易于被接受。曾經有老師這樣教育抽煙的男生,老師問:“吸煙有什么好處呢?”他們都默不作聲。老師就接著說:“讓我告訴你們吧,吸煙有三大好處:第一,不怕小偷。吸煙的人晚上睡覺常咳嗽,小偷聽了以為主人是醒的,當然不敢下手了;第二,不怕狗咬。吸煙的人容易駝背,狗見了,以為你撿石頭打它,就會嚇得逃之夭夭;第三,永葆青春。吸煙的人易患肺癌,大多不長壽,所以永遠年輕。”他們聽后都笑了,欣然接受了那位老師的建議。當然幽默不等于嘩眾取寵,幽默應含哲理,給人以回味,不能過耳不留,一笑了之。教師在運用幽默語言對學生進行教育批評時也有著一定的局限性。只有當你在恰當時間以友善的動機通過良好的方式表達幽默時,學生才能接受你的看法。每個人都不愿意別人觸及自己的一些缺點、憾事、隱私,使自己感到難堪。“矮子面前莫說矮”,應改換說法,不宜直說,更不能用一些由俏皮話,隱語造成的幽默來開學生的玩笑,因為此時用幽默逗人的方式只會觸及學生的傷疤,引起他們的不快,傷害他們的感情。
使用充滿摯愛的語言,使教育如春風化雨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當學生犯錯時教師應慎用“逆耳忠言”,這時我們需要使用充滿摯愛的語言,使教育如春風化雨。教育家魏書生說:“嚴格要求是不是非要橫眉怒目不可呢?大可不必。好的教師總是循循善誘,既平易近人,又使人畏懼。”③教育語言是一種藝術,正所謂“辭不可不修、話不可不善”。教師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過程,實際上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溝通師生感情的橋梁是語言,“情自肺腑出,方能入肺腑”。忠言不一定逆耳,良藥也未必苦口。任何挖苦訓斥的語言出現,都說明教師對學生缺少一種充滿理智的愛,教育效果也不能好。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充滿愛的語言,使無可反駁的勸說,好似熊熊烈火發出光和熱,而聽到這種語言,心中感到暖洋洋的,會讓人心情舒暢;但缺乏愛的語言,會把真理變成訓誡。”④因此,教師要在整個教育過程中,使用充滿摯愛情感的語言,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談心,以引起他們思想上的共鳴,從而愿意接受教師的教育觀點,并化作一種自覺的行動。總之,掌握語言的藝術是教師育人的基本功,作為一名教師,必須認真地揣摩自己的語言,在實踐中堅持不懈地訓練自己的語言。擁有藝術的教育語言,有助于成為可敬可親的人類靈魂工程師。
作者:湯東蘭單位:珠海市斗門區城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