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職教學護理專業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依據培養目標修訂教學大綱
高職護理專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必須圍繞護理崗位需求,提高高職護理學生的畢業競爭能力,即培養具有較強實踐技能的應用型人才。要使學生具備從事護理專業實際工作必需的三基: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根據我校高職護理專業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通過與護理學院專業人士座談討論,遵循注重知識“必需、夠用、實用”的原則,對高職護理專業人體形態學理論和實驗課教學大綱進行修訂,注重課程內容和職業資格標準融通,分為掌握、熟悉、了解3個層次。
2編制、實施實驗課規范化教學方案
大體標本觀察和使用顯微鏡觀察組織切片是形態學實驗教學普遍應用的傳統教學手段,學生通過觀察標本對理論知識加以驗證,加深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顯微數碼互動系統的應用使形態學實驗教學的手段進一步優化。我們根據教學大綱編制實驗課規范化教學方案,以我校實驗課4學時為例:
(1)明確本次實驗的目的,需要掌握的內容(約5分鐘);
(2)將學習內容分解,并設計好問題。在時間安排上復習理論知識(每段約20分鐘)和觀察標本(每段約50分鐘)穿插進行,注意留給學生足夠的自由觀察標本的時間。教師分段講解時,結合PPT課件中的圖片講解觀察標本的要點,對相關的理論知識點以教師引導,學生為主導,采用啟發式、問題式的教學方法進行。學生觀察標本的過程中,鼓勵學生互助學習、討論,將數字解剖和顯微互動系統應用于教學,學生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或疑難問題,可以隨時通過數碼互動系統向教師提問,如果是普遍性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互動系統向全體學生展示講解,也可以將學生鏡下的典型結構及時展示給全體學生,實現圖像共享,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讓枯燥無味的形態學教學變得生動有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課堂表現計入平時成績。
(3)最后用約20分鐘的時間小結。利用PPT課件盡可能多的展示不同的器官、組織切片圖讓學生辨識,以問答的方式再次強調學習重點。
(4)留思考題給學生作為課外作業,作業情況計入平時成績,作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在下次實驗課上簡要講解。以此督促學生及時復習理論知識。在教學方案實施過程中保證每位學生在本課程中至少有兩次發言機會。
3教學效果
我們對2012級高職護理專業(161人)正常人體形態學實驗課實施了規范化教學方案,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教學效果。實驗考核通過率達到98%;在考試難度和考試方式未發生改變的情況下,通過對人體形態學理論期終考試成績分析,與2011級高職護理專業學生(100人)成績相比,2012級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理論考試通過率提高了28%,70分以上人數占40%,增加了51%,80分以上人數占14%,增加了35%。由此可見,該規范化教學方案的應用明顯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4結語
目前我國的高職護理專業主要是培養臨床護士,需求量大。為保證護理專業人才的高質量,需要根據現代臨床護理工作的發展和當前護理職業崗位需求的變化,安排教學內容、整合課程。由于人體形態學內容多,學時相對較少,加上近年招生規模擴大,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質量勢必受到影響。我們利用正常人體形態學實驗課小班上課的優勢,在制定規范化教學方案時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取舍,并分段教學,多種教學方式并用,復習知識點與觀察標本相結合,避免了冗長重復理論的枯燥和觀察標本的視覺疲勞,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辨識器官、組織標本的能力,又達到了以實驗教學促理論學習的目的。通過課堂發言,互助討論,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溝通和表達能力,這在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的培養中顯得尤為重要,符合職業教育的內涵。由于學生的課堂表現和課外作業計入平時成績,給學生適度的壓力,以此引導學生培養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良好學習習慣。總之,正常人體形態學實驗規范化教學方案的應用,使學生在相對輕松的環境中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作者:郭曉霞楊姝吳波杜娟郭多閆繼紅單位:首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形態學實驗室首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