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經貿局工業經濟統計發展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20*年主要工業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97.5億元,同比增長18.3%;規模工業增加值33億元,增長7.8%;銷售收入138.3億元,同比增長19.1%;利稅總額14億元,同比增長8.8%;利潤總額8.5億元,同比增長10.5%;十一項經濟指標效益得分343分;工業性投入增幅15.2%;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綜合能耗下降率9.23%。
二、20*年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一)項目推進扎實開展。1-12月,開發區共有落地工業項目102項,計劃總投資103.9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30項,億元以下、五千萬元以上30項,五千萬元以下、三千萬元以上項目11項,三千萬元以下26項、未備案項目5項。分區域情況為:鳳凰西區52項,其中在建有44項,未開工8項;西南分區25項,其中在建有18項,未開工7項;楊家埠25項,其中在建有17項,未開工8項。在建工業項目81項,計劃總投資79.6億元,其中3000萬元以上項目56項,投資超億元項目25項。新開工項目26項,竣工項目40項。1-12月內資項目累計完成投資5.09億元,完成年初目標(5億元)的102%,其中竣工內資項目完成2.5億元,完成年初目標(2億元)的125%。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7.9億元,同比增長22.2%,其中工業性投資18.86億元,同比增長15.2%,房地產投資25.24億元,同比增長23.5%,基礎設施投資4.34億元,同比增長30.3%。
進一步樹立“經濟工作項目化、圍繞項目抓經濟”的理念,確保實現“鳳凰西區項目建成投產、西南分區建設項目全面建成、楊家埠工業區落地項目全面建設”目標,經統局突出做好四個抓。一是領導重視抓推進。把項目推進工作作為*年的主要工作來抓,力爭抓出成效。委主要領導對項目推進工作十分重視,多次召開項目推進工作會議,聽取項目推進工作進展匯報,指導支持項目推進工作。二是明確責任抓推進。對全部工業建設項目實行委領導負責、經統局分工聯系制度,要求每個億元項目由委領導包干負責,億元以下項目由我局包干聯系,做到一個責任人,一抓到底,務見實效。三是加強協調抓推進。每月進行一次項目推進專題會議,分析問題,查找原因,研究措施,限時解決。各項目包干責任人,對包干項目要從抓履約、抓開工、抓建設三個進度著手,深入項目建設第一線和項目實施單位,現場指導,主動為企業出謀劃策,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對項目推進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跟蹤協調和服務。四是清理項目抓推進。結合提高供地率,按照“五個一批”要求,分類指導、區別對待,對成熟度不高、簽約后長期不動的項目,堅決進行清理回購。對排定的開工項目與業主簽定責任書,根據不同投資規模,限定項目建設周期,加快落地項目開工、開工項目快建。重點推動分期建設項目的盡快動工和低效閑置土地的利用。對開工不建設、長期占用土地的無法履約項目采取強有力措施收回土地,確保項目建設提速
取得的成效有:一是重大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如人本軸承、永興特鋼、華飛電子、昕超盟、應用精密等一批重大工業項目建設速度全面加快。人本集團的哈特貝爾項目辦公樓裝修完工入駐辦公,主要生產設備已進入安裝調試階段;以創項目辦公樓裝修完工入駐辦公,兩條熱處理生產線安裝;永興特鋼項目,樁機工程已全部完工,基礎工程澆筑中;華飛電子項目,辦公樓及車間全面完工,國外進口設備已安裝完成并點火成功;昕超盟項目,建設工程完工,進入驗收階段,主要生產設備正在安裝調試。二是項目投資結構更趨合理。開發區始終以技術高、效益好、消耗低、污染少的產業結構作為引進項目的基準。在建工業項目79項,總投資79.6億,屬于開發區四大產業占比76.7%。分別為:機電制造業22項,總投資38.7億元,占比45.9%;新材料業18項,總投資10.7億,占比14.0%;電子信息10項,總投資7.5億元,占比10.6%;生物醫藥業6項,總投資1.62,占比3.2%。三是設備投入比重逐漸增加。今年在所有開工建設項目中,生產性設備占整個投資的占比較上年有所增加,特別是在一些大項目上,如哈特貝爾項目用于設備投入5564萬元,永興特鋼2*2萬元,華飛電子1568萬元,同時國外進口設備也有所增加,如應用精密928萬元,天科特紡970萬元。
(二)節能減排成效明顯。今年以來,開發區一直在思想上高度重視節能減排工作,為切實加強對節能減排工作的組織領導,進一步細化舉措,落實責任,開發區成立了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加強了節能減排工作組織力量。結合20*年*市節能宣傳月活動,開發區在鳳凰時代廣場舉辦“依法節能、全民行動”的節能科普宣傳活動。根據市政府對開發區的年度考核目標任務,制定并下發了《關于20*年工業領域節能降耗工作推進意見》,明確今年重點行業企業督管方向、具體節能項目及宣傳培訓任務。分解、細化節能目標任務,層層落實,開發區管委會分別與楊家埠鎮、鳳凰街道及18家千噸以上重點能耗企業簽訂了目標責任書,楊家埠鎮與12家屬地千噸以上重點能耗企業簽訂了責任書、鳳凰街道與2家屬地千噸以上重點能耗企業簽訂了責任書。全年共推進企業節能技改措施22項,其中列入市重點節能降耗項目13項,推進實施循環經濟重點項目8項,關停倒焰窯3座,已拆除15MW發電機組2組和75t/h次高壓煤粉爐3個,通過清潔生產審核驗收4家,3家企業通過ISO14001認證,推薦申報省級綠色企業1家、申報市級綠色企業2家,11家能源利用監測企業能源利用狀況良好,重點用能企業網上報送能源利用狀況報告率達100%。規上工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率達到9.23%。重點污染企業的裝置運轉率100%,達標率90%以上,依法排污情況良好。實施減排重點工程項目2項,已削減COD排放量700余噸,削減SO2470噸,累計設立陽光排污口5個,建設與改造在線監控系統單位1家。未發生群眾反映強烈、嚴重影響社會穩定的典型環境污染事故,區內所有污染企業“三同時”執行率90%,項目環評執行率100%,各污染企業均按要求安裝了污染防治設施。
(三)科技創新積極提升。一是各項指標逐步推進。今年1-12月,33家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共完成工業總產值107.2億元、銷售收入106.1億元、實現利稅總額12.88億元、利潤總額9.81億元,分別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46.6%、62%、76.3%、85.4%,充分體現了高新技術企業對推動經濟增長、加速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作用。20*年按新辦法重新認定的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4家。二是科技項目申報顯著增加。全年共申報實施各類科技項目250多項,已列入國家級重點新產品3項,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5項目。其中:申報國家火炬計劃項目6項;國家重點新產品項目7項;高新技術企業11家;省創新型試點企業2家;省高新技術企業100強2家;省高新技術企業2家;省高新技術研發中心3家;省企業技術中心2家;省重大專項兩批共16項,省制造業信息化1項,省技術創新項目6項,創新基金7項,高技能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活動項目2項,省農業轉化資金2項,省技術創新重點項目10項(其中:省技術貿易壁壘技術攻關項目1項),省重點高新技術產品開發項目10項,省高新技術產品10項,省新產品計劃項目17項,市級科技計劃項目34項,市技術創新項目34項,申報市優秀發明人3項。領航企業2家、科技型小巨人企業7家、科技型初創企業22家,申報省科技獎勵項目8項,市科技獎勵項目16項。三是推進企業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注重自主知識產權。根據已獲得統計數據,全區共申報各類專利234項,授予專利94項。建立了專利特派員制度,設立了5名專利特派員,專利特派員負責全面了解聯系企業的發展狀況,對企業提供專利的“一站式”服務,把專利工作嵌入企業發展的全過程,引導企業運用專利制度推進自主創新。*生力液壓有限公司顧立峰工程師被評為*市優秀發明人。四是著力構建科技平臺。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市各部門的全力支持下,*市南太湖科技創新中心一期工程3.2萬平方米研發中試大樓已經建成投入使用;二期工程中的2.7萬平方米人才公寓9月28日全部經過土建竣工驗收,總布施工大部分完成。其中1號樓空調、熱水器、油煙機、煤氣灶等電器設備和家俱巳安裝完畢,餐廳10月28日巳啟用,巳經可以投入運行。2號樓12月份投入運行(注:家俱尚未采購);9.9萬平方米的集中介服務、賓館、會議、休閑等功能于一體的國際商務大樓8月6日動工,工程建設順利,巳完成投資4000萬元。三期工程中的浙江大學*信息技術產業創新中心等已經開始設計。五是著力推進產學研合作。積極開展與國內外著名大學、研究院所及科技團隊的合作,集聚政府、企業(或科技團隊)、大學(研究院所)各方力量合作共建產業化創新中心,力求走出一條政府投入少、成果轉化快、市場融合度高的“政產學研合作”新模式,收到初步成效。科技創新的氛圍日趨濃厚,吸引了一大批歸國創業的高層次人才,全市20*年12項入選領軍人才與項目中,有4項落戶在南太湖科技創新中心。
(四)運行統計得到加強。一是抓規模數量,促進總量擴張。通過走訪、電話,通過招商、項目等多方式多渠道了解區內企業情況,不斷做好摸排普查,形成為一項工作走企業而了解更多信息順帶完成多項工作的有效工作方法,積極向企業宣傳納入規模工業統計范圍的法律法規要求及開發區鼓勵政策,不斷增加開發區規模經濟數量和總量。今年以來,已培育微小企業入庫20家,入庫企業新上規模企業15家。二是抓運行亮點,加強運行分析。對每月、季的經濟運行亮點以及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走訪企業調研。已完成生物醫藥、環保水處理、電子信息等主要八大產業的調研工作。編制*經濟開發區規模工業企業通訊錄;按時按質編制*開發區統計月報和具體的“二三三”行業表、重點骨干企業主要經濟指標、高新技術企業明細表,實現統計信息和統計月報數據政務公開;報送各類信息35篇和分析9篇。分析區內企業統計數據情況,及時發現經濟運行中的問題,針對問題開展虧損企業情況座談、資金需求情況調查等工作,不斷提高對開發區經濟運行形勢的預警預測力度,加強與市經委、市統計局以及區內重點骨干企業的交流。三是抓基礎服務,提高統計質量。為了適應新形勢下的統計工作要求,積極組織對各個專業的統計人員進行統計專業培訓和教育,提高統計人員的業務水平,組織人員參加統計執法人員業務培訓,有效保證統計數據質量的提高。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高依法統計意識。積極配合市統計局開展基本單位執行《統計法》執法大檢查,組織區內137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38家貿易企業進行統計自查活動,同時對55家企業未能持證上崗人員進行組織培訓并參加了全國統一考試,大大提高了統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法制意識。通過對開發區內企業的調查與外資企業聯合年檢,不斷完善開發區總體名錄庫,摸清家底。
(五)培大育強不斷壯大。今年以來,按照開發區發展規劃和產業導向,繼續抓好優強企業、優勢中小企業的培育工作,做大做強規模企業,打造標志性企業。加快培育一批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優強企業。深入實施品牌戰略,進一步完善名牌產品發展規劃,加大名牌產品培養和創建力度。同時積極開展各類企業培訓工作。積極做好中小企業發展工作,今年新增7家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積極推進“1155培大育強”工程。重點培育年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的大企業有2家(永興、金洲),年營業收入超過1億元且利稅1000萬元的企業18家。
(六)第三產業初具規模。一是產業運行總體態勢平穩。1-12月,全區實現服務業增加值32.4億元,同比增長11.7%,在全區經濟總量中的比重達到40.9%。區域內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實現銷售總額44.6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4%;住宿餐飲業實現營業額1.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4.5%;浙北農副產品、江南機動車、江南糧油三大交易市場成交額33.6億元,同比增長7%;房地產投資19.7億元,同比增長17.6%,商品房銷售面積24.4萬平方米,同比減少29.3%,實現商品房銷售額12.5億元,同比減少16.1%。二是重點項目建設加速推進。列入市服務業重大項目7項,總投資28.3億元,今年計劃投資8.0056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4.439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55.45%。*億豐國際建材城進入市場招商營運階段。*國際小商品城項目進展順利,并于7月5日與義烏、海寧、上海等著名小商品城和國內外知名品牌廠商城簽訂“城城聯盟、品牌廠商加盟”協議。三是主要發展平臺加快建設。西南商住區正在實施區塊開發、商務群樓、生態公園、專業市場、社區建設、基礎配套等工程,區內的“三路六橋”骨干工程和配套管網將全面建成,并與老城區貫通,“十一五”末將打造成為中心城市重要組成部分——西南新城;南太湖科技創新中心一期研發中試大樓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期人才公寓基本建成,國際商務大樓正抓緊建設,三期工程中的浙江大學*信息技術產業創新中心等已經開始設計;南太湖高新技術產業園啟動建設,*監獄、駕考中心遷建主體工程已動工建設。
(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一是全力投入抗雪災工作。受年初大雪的影響,開發區工業企業廠房、設備遭嚴重損毀,面對災情,我局全力投入抗雪災工作。落實專門人員層層上報災情,及時掌握災情,加強控制。加大對災后恢復重建的督查力度,保證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在既定時間內保質保量完成。走訪澳普蘭游艇、乾昌酒業、華潤家紡、奧瑪機械、大洋電子等受災較重的重點企業,指導企業災后重建工作,加快恢復生產。二是加強抗震救災協調力度。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災區安置受災群急需大批救災帳篷,開發區主要是*銀格戶外旅游用品有限公司和*華青工貿有限公司,分別在6月底前完成帳篷生產任務4.5萬頂和0.4萬頂。為此,我們對開發區內的部分服裝生產企業進行了一次摸排,為二家企業解決了一些困難,安排工人聯系車輛任務外包等工作,確保訂單任務按時包質完成。三是做好非公企業公積金擴面工作。及時召開*年公積金擴面工作會議,與有關鎮(街道)部門簽定*年工作目標責任書,落實具體工作任務和要求,三季度已完成公積金擴面任務1509人,已完成年度目標的107%。四是開展“十小”行業質量安全整治與規范工作。配合市“十小”行業質量安全整治相關牽頭部門,摸清開發區范圍內“十小”行業的基本狀況并建立質量安全監管檔案,逐步建立和完善“十小”行業質量安全長效監管機制。五是貫徹落實“25條”文件精神。組織開發區內50余家重點骨干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重點行業企業的負責人,召開“25條”文件精神宣傳解釋會,力爭使開發區內企業都能了解“25條”文件政策相關內容。目前已為中維藥業、大洋電子、泰盈服裝、統一能源四家企業減免稅費57萬,一定程度上為企業解決了流動資金問題。針對“25條”文件涉及部門多、時間要求緊的實際,切實為廣大企業做好服務工作,將文件具體操作的要求、程序、材料、時限等內容詳盡地告知企業,并指導好企業根據目前企業的實際困難情況,有針對的選擇爭取文件政策的條款,并做好匯總分類工作,及時將開發區的企業情況上報市有關部門,同時做好對接協調工作,努力確保開發區內的困難企業能及時享受好政策。六是組織企業參加市銀企洽談會。為促進經濟發展,緩解企業項目融資難和流動資金缺乏的問題,組織區內30家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導向,成長性好、比較效益高的融資項目和企業參加市銀企洽談會。七組織企業參加各種會展,解決產品市場銷售問題。特別是許多食品企業受國內外食品安全等因素影響,原有產品出口困難的情況下,組織了香飄飄食品、思念食品、健民龍鳳食品、震遠同食品、華庭食品五家企業參加20*中國食博會,做好國內市場的文章。八組織企業參加稅收優惠政策宣傳會。為了深入貫徹市委、市政府《關于深入推進創業富民創新強市的若干意見》精神,落實兩創戰略,充分發揮稅收調節經濟的杠桿作用,積極扶持企業發展,更好的為企業服務,為發展經濟服務,開發區經濟發展與統計局聯合市國稅直屬分局,組織區內22家企業參加了貫徹兩創戰略稅收優惠政策講解會,主要是有關科技型企業如何利用好有關政策,減小流動資金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