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手術室護理的安全隱患和對策3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1接錯患者在接患者的時候,沒有嚴格做好檢查,尤其是當患者處于緊張或者是應用鎮靜劑之后,容易出現接錯患者的情況。另外容易出現碰傷、摔傷的患者,在將患者推入到手術室的時候,會出現房門將患者碰傷。摔傷,一般是手術結束后,患者還沒有完全的恢復到清醒的狀況,巡回護士忙于整理手術室,而離開患者,從而出現患者摔傷的情況。
1.2手術體位放置不當也是手術室安全的隱患體位安置不當可能會使得患者出現壓傷的情況;束帶捆綁過緊則會導致患者出現血液循環不暢的情況;肢體過度外展可能會使得患者出現牽拉神經引起神經麻痹的情況;襯墊不當則會倒是患者出現呼吸及循環功能受影響的情況;當對患者進行固定出現不牢,則可能會使得污染手術區域;手術視野如果暴露不充分則會導致手術操作出現不方便的情況等。
1.3手術前物品準備不夠充分或者是清點出現遺漏的情況手術用物準備不充分,在準備手術前物品時候護理人員優于忽略器械的完好性,性能不佳。因此,使得術中增加的手術用物未能及時記錄,術前、術中、關閉體腔前及關閉后,物品清點有誤等。
1.4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薄弱儀器未能正確使用、術前未試機、臨時出故障,電極板固定不牢,病人皮膚與手術升降臺或金屬直接接觸灼傷病人,吸引器袋未能及時更換、堵塞中心管道,易燃易爆物品未按照操作規程使用導致術中意外等。
1.5術中操作不嚴謹,護理記錄不及時完整術中使用在病人身上的電刀、電鉆、電動止血器等設備使用記錄不完整,患者術前帶入的傷口敷料未及時清理出手術間,與術中用品混淆,填入深部組織的手術物品遺留體腔未取出,搶救過程執行口頭醫囑缺乏完整的記錄等。
1.6查對有誤,用錯藥物,輸錯血外用藥物,內用藥物標志不清,未能定位放置,使用時未能認真核對,執行口頭醫囑有誤,取血,輸血時查對不仔細,特別是搶救時簡化了查對流程。
1.7手術患者護送不當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護送途中,由于各種引流不暢或者是由于出現各種管路脫落,手術車對接中用力過速或患者的燥動,沒能對患者進行及時的保護導致患者墜床。
1.8手術發展與手術配合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伴隨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新的手術方式不斷在手術室得到應用,各種各樣的精密儀器設備及其技術的應用,不斷的對手術室護理人員的知識面進行沖擊,而手術護理人員由于很多主觀和客觀的原因,使得未能及時的適應新技術的要求。
1.9護理人員安排與手術排班之間出現不協調的情況由于超負荷工作,使得手術室護理出現安全隱患。目前,護理人員整體處于緊缺的情況,另外人員的層次也表現出不均衡,素質出現素質參差不齊的情況,導致很多護理人員長期處于超負荷的工作狀態。
2護理防范措施
2.1手術接錯患者的防范一般情況下,比較常見的接錯患者為小兒、老年患者及其昏迷患者,這三種患者由于交流有障礙,所以接錯情況比較常發,因此,手術室護理人員術前對患者進行病房訪視則更為重要。手術的前一天,對患者的病房進行訪視,多跟患者進行溝通,安慰患者,以減輕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的距離感,使得護理人員能更好的了解患者的情況,手術當天,則有前一天進行病房訪視的護士將患者接送到病房,在接患者的時候,護理人員要認真的檢查患者的病歷資料,并且要核對患者的資料,另外在手術前巡回護士及其麻醉醫生還要對患者進行一次核對。
2.2手術室護理人員要嚴格執行查對制度要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對每一個患者,手術室護理人員都要做到以下三項:首先是“六查”,主要包括:接患者時候進行檢查,患者進入手術進行問查,麻醉前對患者進行檢查,對患者進行消毒皮膚的時候要檢查,手術前再一次對患者進行檢查,最后關閉體腔前后查。其次是“十二查對”:查對科室、查對床號,查對性別、查對年齡、查對住院號、查對手術問號、查對手術名稱及其部位、對所需的藥品進行查對,另外查對物品、查對患者的藥物過敏史、查對患者是否有無特殊感染、查對滅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及用物是含齊全適用。另外要做到“四到位”:急救物品到位、吸引器到位、電到到位及其氧氣到位。
2.3體位安置不當的防范患者的體位安置不當,則會導致患者出現神經麻痹或者是由于長時間手術從而導致患者的組織壓傷。因此,護理人員在對患者的肢體進行捆綁時,不能太過緊,懸吊的時間也不能太長,患者的肢體出現過度的伸展和過度的旋轉的時候,都要盡量避免患者出現損傷神經的情況。對于手術時間比較長的患者、高領患者、體質弱的患者及其肥胖的患者都要盡量避免皮膚壓瘡情況的出現。
2.4術中電灼傷、燒傷、壓瘡的防范護士在外科醫師使用高頻電刀前,需要對常規檢查儀器的性能進行排查,管理好手術臺上的電刀筆,把電刀筆固定于安全位置;壓瘡高危患者骨突處墊軟墊,患者有躁動、體位移動時,應重新墊好軟墊,防止局部壓瘡。
2.5合理分配護理人員工作,避免超負荷工作的現象手術室護理的工作量大,因此,要對護理人員進行彈性排班,伴隨著醫改制度的不斷深入,醫院患者也呈現出不斷增多的趨勢,因此,醫院的手術室工作量也相應的增加,因此,對于手術室護理人員的工作也要進行合理調配,在適當的時候增加護理人員,相應的減少護士個人工作量,這樣可以相應的減少由于護理人員的過度疲勞造成的失誤,有助于降低醫療事故的產生。
2.6護理人員要積極參加護理安全講座要定期的安排護理人員參加業務培訓,護理人員要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業務水平,尤其是對于手術室的護士來說,更應該加強對藥物知識的學習和培訓,要對新的知識能及時的掌握,對新的改進也能及時掌握,在手術過程中,能做到準確、及時的執行醫囑。手術室護理人員要不斷的提高專業技能及其處理應急事件的能力,對于護理技術操作常規要嚴格的執行。
作者:陶群芬單位:昆明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云南省腫瘤醫院
第二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12月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280例,將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40例,觀察組中男92例,女48例,年齡18~65(48.26±6.24)歲;對照組中男90例,女50例,年齡19~68(47.56±6.19)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手術情況等一般資料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手術室護理管理模式對患者進行臨床護理。觀察組:采用風險評估管理的模式應用于手術室的護理過程中,具體包括:
(1)在接患者進行手術的過程中要及時核對患者身份信息,避免接錯患者,接送過程中要及時擺好患者體位,防止造成接送過程中出現意外;
(2)手術過程中要將器械進行核對并充分準備,嚴格消毒,避免手術器械傳遞錯誤,嚴格執行手術器械清點制度;
(3)手術室用藥管理要認真實施“三查七對”制度,嚴格遵照醫囑使用藥物,對于術中需要輸注血液制品的患者,應掌握好輸血的操作流程,避免失誤;
(4)手術過程中不談論和手術無關的話題,同時注意觀察患者出現的不良負面情緒,及時進行安撫,積極學習溝通的技巧,把握痛患者交流的技巧,注意言語上的嚴謹等。
1.3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l5.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數據對比采取χ2校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差異具有顯著性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出現的手術室護理危險因素見附表。
3討論
手術室常見的護理風險主要包括器械因素、手術室感染因素、院內感染因素、技術因素及管理因素等一些方面,如護士未能及時清點手術器械或器械準備不夠充分導致手術期許誒確實,導致手術無法正常進行,傳遞器械失誤可能會造成血管及神經的損害;手術器械消毒不合格容易使患者發生醫源性的感染;對于年輕護士由于護理知識的缺乏及經驗不足,可能會出現藥物的使用不當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我院通過采用風險管理模式應用于手術護理工作中,加強了對護理人員的培訓,提高護士學習的積極性,加強對專業知識技能進行培訓,減少失誤的發生;同時要定期組織護士對于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及時對護理人員進行風險教育,培養護士謹慎的工作態度,維護好護士的自身權益;在手術的過程中要嚴格的執行手術室的各項規章制度,如查對制度,對患者的身份、手術情況及使用的藥品進行核驗,嚴格按照制度在術前、關體腔前、關體腔后查對器械、紗布、棉片、縫針的數量,避免異物留在體腔內。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排查出護理危險4例,對照組排查出護理危險39例,兩組比較經統計學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通過風險評估對手術室的臨床護理工作進行管理,促進護患關系的和諧發展,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使用。
作者:蔡紅梅楊永梅單位:佛山市婦幼保健院手術室
第三篇 1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
1.1責任心不強
手術室的護理工作有時往往不被重視,有些患者認為手術的成敗只與手術的醫生有關,進而忽略了手術室護士的作用,這種現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手術室護士缺乏成就感。甚至使得部分手術室護理人員缺乏責任心,導致接錯患者、弄錯手術部位、用錯藥、標識不清、手術體位擺放不正確、異物遺留體腔、標本弄錯或丟失等情況。還有部分手術室護士對無菌操作不嚴,患者術后感染情況經常發生。有些護理人員法律意識淡薄,術中談笑風聲,討論與手術無關話題,接聽電話,不僅會對患者的生理造成傷害,還會給患者心理形成陰影,從而導致手術糾紛的發生。
1.2專業技術不過硬
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新手術技術的開展、新設備的使用,都為手術室的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部分護理人員專業知識貧乏,且再教育學習不夠,因而對新業務、新技術缺乏認識,造成術中與醫生的配合不當,有時手忙腳亂,容易出現安全隱患,同時有些護齡較長的護理人員認為自己經驗多,不用學習新知識,導致遇到新情況、新問題只能臨時應付,而不能適應新手術的需要。
1.3管理制度不健全
隨著新的有關手術室護理方面條例的不斷出現,許多舊制度需要及時修改,如標本管理制度、查對指導、護理清點單的填寫標準等;同時管理制度不健全還包括一個重要的方面,是人員管理不到位,如一名護士巡回多臺手術的情況、手術醫師串科學習的情況等,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查對制度不嚴格、質量監控不力都是造成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存在的重要原因。
1.4自身職業安全意識淡薄
手術室工作環境是一種特殊的工作環境,護理人員每天都要接觸體液、血液、分泌物等,因此感染的機會也會增加,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的感染等,是護理人員自身存在的安全隱患。同時手術室的工作強度大、專業性強、技術難度高,護理人員經常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精神壓力大,極易導致生理和心理疲勞。
2防范對策
2.1增強責任心
調動積極性手術室護理人員應加強自身修養,端正工作態度,意識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術中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做好手術室環境消毒以及空氣細菌監測登記工作;無菌物品要定位、定量管理,巡回護理監督人員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范,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認真清點臺上、臺下物品,做到“上不清、下不接”,同時術畢將患者送回病房后,應加強防止摔傷、墜床等意外事故的發生,并與病房護理交代術中情況;保證充足的睡眠、保持旺盛精力、精神集中,使自己在手術配合的過程中處在最佳的心理狀態、發揮最高水平,順利配合完成手術。
2.2加強業務培訓
提高技術水平加強護理人員的培訓工作,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掌握新技術、新設備的使用方法,不斷提高業務技能,通過再教育,取得更高一級的學歷,以適應工作的需要。同時醫院還應每年派出技術骨干進行外出學習和培訓,通過不斷的學習更好的提高手術室的配合質量,為手術的順利進行創造充分條件。
2.3強化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規章制度高度重視護理質量的每一個環節,嚴格執行規章制度,防止差錯事故的發生;制定手術室護理工作量化考核細則,工作中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認真對待每臺手術。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查對制度的主要包括:做好術前訪視工作,防止接錯患者;在搶救患者時,執行口頭醫囑必須重復一遍后方能執行;手術開始前,均要把所需物品一律清點清楚,術后所有物品再一律核對清楚,并保證數字清點的準確性,做好查對登記,防止責任事故的發生;凡分左右臟器器官手術都應反復查對病歷,防止弄錯手術部位。
2.4提高護士風險意識,樹立護理安全意識
加強對護理人員各種規章制度的學習,如《護士條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工作中嚴格執行手術室規章制度,并對護理人員加強職業安全教育,增加自我保護意識,定期進行HBV、HCV、HIV檢查,并接種疫苗;可實行彈性排班制度,緩解壓力,提高護理質量。
3小結
手術室護理安全防范是一項長期艱巨的工作,且工作量大、時間長、專業性強,任何一點的疏忽都可引起潛在的護理安全隱患,對于手術室的安全護理隱患應以預防為主,并及時糾正存在的安全隱患,將可能存在事故消滅于萌芽狀態。手術室安全護理工作任重而道遠,必須保持時刻警惕、強化安全意識,加強培訓工作,完善管理制度;護理人員應不斷學習新知識,更新觀念,提供綜合業務能力,同時還應優化排班工作,科學運用人力資源,最大限度的消滅各種安全隱患的存在,力保醫療事故的“零發生”。
作者:應紅梅單位: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手術